想快樂一輩子,就去幫助人

英國萊斯特大學社會心理學家懷特(Adrian White)2006年訪問178個國家,約計八萬多位民眾參與受訪,推出全球首張「世界快樂地圖(World Map of Happiness)」,其中台灣排名第63,自此之後「快樂」成為眾人關心的顯學。

究竟該如何營造快樂的正向情緒呢?美國賓州大學馬汀.塞利格曼教授(Martin Seligman)便曾分享:「想快樂一小時,就去睡午覺;想快樂一整天,就去釣魚;想快樂一個月,就去結婚;想快樂一輩子,就去幫助人。」助人,確實是把開啟快樂的鑰匙

利人又利己

俗諺說:「施比受更有福!」這充滿智慧的古諺完全經得起科學驗證。研究證明,當人們在無條件的關懷或付出時,無私奉獻確實比獨自享樂更能帶來幸福感。當我們因助人而獲得滿足感時,大腦會分泌令人愉悅與放鬆的「腦內啡(endorphin)」,這是由「endo(內在)」加上「morphin(嗎啡)」,意為大腦自行製造、類似嗎啡一樣幫助緩解疼痛與鎮靜作用的天然止痛劑,且能夠帶來歡欣感。即便只是事後回想這助人的經驗,回想的過程也會刺激大腦分泌腦內啡而帶來幸福感受。

除了「腦內啡」,研究還發現助人時唾液中的免疫球蛋白濃度會增加,且體內會分泌「催產素(oxytocin)」,是雌性哺乳動物生產時大量分泌的荷爾蒙,又稱為「擁抱荷爾蒙」,能降低因壓力產生的「皮質醇(cortisol)」而幫助紓壓、並帶來歡欣感。特別的是,愈是無私的奉獻行為,其滿足快樂的生理回饋愈能持久,可說是「利人又利己」。

世界的運行如同是個圓,在助人時所激發出的良善能量終究會回轉到自身,可說是自耕福田。也許有人會覺得忙到沒時間行善,其實哪怕只是傳遞一個微笑或俏皮的表情,都能為周遭的人帶來美好的一天,也能體驗這良性互動。當然,健康改善並非幫助人的出發點,因為付出不應預期任何回報的。

寬恕帶來自由

《聖經》說:「喜樂的心,乃是良藥;憂傷的靈,使骨枯乾。」如何保有喜樂、研究最佳心理運作狀態已正式成為一門學科,就是1998年由馬汀.塞利格曼教授開創的「正向心理學(Positive Psychology)」,目的在研究人們如何活得更幸福與提升生活品質,重視以樂觀、勇氣、包容等正向心態與良好情緒智商面對人生際遇,甚至逆中求勝。

生活中難免遭逢不如意或不公平,但醫學研究證明,當我們不願意寬恕且心存怨懟時,心跳與血壓都會明顯增高,也較易出現冠心病或其他健康失衡問題。

美國史丹佛大學的一個寬恕相關研究計劃,透過認知理解、引導想像、授課、寫日記與討論方式進行,參與寬恕學習計劃的受試者,有七成因而減輕心中受傷的感受,兩成三的人舒緩了壓力帶來的生理不適如疼痛、或暈眩,還有一成三的人降低了憤怒感。經過學習釋放怨懟、妒忌的參與者表示,寬恕讓自己增加信心與樂觀,未來會更願意寬恕他人的過失。

事實上,唯有寬恕與放下,我們的心靈才能得到真正自由。如此我們才能昂首闊步向前行,也才能放過自己。

快樂雖是個人的主觀感受,但人生境遇對快樂的影響遠小於我們所想像。人生際遇好壞其實源自內心的認知與詮釋,取決於我們看事情的觀點而非事件本身。

有時要提醒自己離開當下念頭的框架,不要被念頭帶著走,覺知念頭的來去但不被牽動或評斷。生活挫折難免,快樂的方法也很多。除了助人與寬恕外,我要提醒自己,也要提醒大家,浮生若夢,如能意念轉變則無處非天堂。